各有关单位:
在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开发了全球环境基金(GEF)“减少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威胁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以下简称“IAS项目”),2020年8月,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按照项目工作计划安排,拟开展 “水生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及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为水生态IAS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信息及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早期预警及风险评估方面,开展水生生态系统滨础厂管理研究,并为水生态滨础厂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回顾淡水流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 开展IAS入侵特征案例研究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重点针对基于别顿狈础方法调查的调水补水水体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筛查典型外来物种,揭示已报道的入侵物种的列表及其分布。
3. 完成调水补水流域生物入侵风险评估
针对1-2个典型补水生态系统,基于水生生物多样性别顿狈础调查结果,结合城市水生生物历史记录以及补水水源地生物组成特征,从案例研究获得的外来物种列表中,选择3-4种,利用模型预测典型物种生物入侵风险。
4. 完成《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总报告
根据上述资料收集与分析、入侵风险评估,形成综合性研究报告《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型调水工程介导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和决策支撑。
叁、产出及进度要求
本任务自合同签署日至2025年8月。
1.合同签署后2周内,提交任务总体实施方案;
2.合同签署后3个月内,提交《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报告(初稿),内容包括:
淡水流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早期外来物种的列表及其分布,及典型物种的入侵风险预测,以及相关管理政策建议。
3.合同签署后4个月内,提交《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报告(终稿)。
四、资质要求
(一)机构需满足以下资质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
2. 近十年内主持或参与过水生态及生物调查相关研究项目;
3. 熟悉城市水生生物外来入侵物种现状;
4. 承担过外来物种早期预警及风险评估项目。
五、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生态学、生物学等专业博士背景,副高级(以上)职称;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担人)承担(参与)过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3.从事别顿狈础相关生物多样性研究或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研究5年以上,了解我国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物种生物多样性风险现状;
4.有滨础厂对环境影响的早期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方面的项目经历。
(叁)项目组成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1.研究团队成员至少1人应具有生态、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硕士背景,有生态保护研究经历;
2.项目成员中至少1人具有外来入侵物种模型计算经验;
3.研究团队成员至少1人应具有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等项目经历。
六、获取招标文件的方法及联系方式
获取文件的方法:(略)站上下载招标文件或联系下方(略)
(略)
联系(略)
电子(略)
(略)
七、接受投标的地点、人员及投标截止时间
所有投标文件应于2025年2月25日17:00(北京时间)之前通过邮寄、快递或直接(略)
投标书接收人:肖女士
联系(略)
电子(略)
通讯地址:北京(略)
邮政编码:100035
八、其他注意事项
1.纸质文件封装要求:整个项目建议书的封装应由一个外封袋和两个内封袋组成。外封袋上应注明参与投标的项目名称、单位名称及通讯地址、(略)
2.人员简历要求:项目建议书所列人员应按照招标文件所列格式提交个人相关信息,并由本人签名确认。简历格式要求见后。
3. 技术方案要求:请参照工作大纲要求编写技术建议书,并对拟采用的研究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工作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的、重点阐述,该部分内容是评标过程中重要的考核因素。如果未就工作大纲内容做出上述实质性展开阐述,技术建议书将被视为没有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不被我中心接受。
请有意参与投标的单位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项目管理方的相关要求认真编写投标文件。如出现违规行为,我中心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心《对于严肃处理采购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