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要求:
要严格按照《黑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省政府令第4号)和国家相关部门规章规定内容开展工作要求。
(1)、风险评估报告内容涵盖:
制定防控措施与化解处置预案、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风险等级等内容。附件应有相关佐证。
(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应当包括合法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安全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可控性评估等。
1、合法性评估应当包括决策主体、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内容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2、合理性评估应当包括重大行政决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和合法权益。3、安全性评估应当包括重大行政决策是否存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隐患。4、可行性评估应当包括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方案、实施物质条件、实施时机等是否符合地区、行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5、可控性评估应当包括重大行政决策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等。
⑶、基本程序:
1、确定双方合作意向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目的、内容、对象、方式、时限等具体要求;2、实施对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民调,通过舆情跟踪、重点走访、充分听取意见、会商分析等方式,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全面排查、分析研判重大行政决策风险;3、提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防控措施和化解处置预案,风险调查复核;4、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结束后,评估单位应当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召开专家及业内人士评估论证,全面评估论证初始风险等级判定。5、按照编审分离原则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书面意见,与评审事项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评审人员应当回避
(4)
、重点评估以下方面:
1、社会稳定风险,包括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纠纷、*或者其他社会安全事件等情形;2、公共安全风险,包括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其他较大社会治安隐患等情形;3、生态环境风险,包括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者次生自然灾害等情形;4、财政金融风险,包括可能造成大额财政资金流失、导致区域性或者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隐患等情形;5、舆情风险,包括可能产生、恶意炒作舆论等情形;6、其他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情形。
(5)风险评估按照下列程序和方式进行:
(一)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目的、内容、对象、方式、时限等具体要求;(二)通过舆情跟踪、重点走访、充分听取意见、会商分析等方式,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全面排查、分析研判重大行政决策风险;(叁)提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防控措施和化解处置预案;(四)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结束后,评估单位应当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五)按照编审分离原则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书面意见,与评审事项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评审人员应当回避。
(6)最终需形成《齐齐哈尔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风险评估报告》。